本篇文章1151字,读完约3分钟
汛期临近,石家庄市海绵城市的建设再次备受关注。 最近,记者从石家庄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获悉,目前省会44平方公里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了阶段性建设目标的76.7%。
在自古流传下来的建设模式中,城市的地表经常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复盖。 在遭遇大雨和暴雨的情况下,城市只能依赖管道、泵站等设施向外排水,地下水难以及时补给,城市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容易潮湿。
比喻了“把城市建成海绵体样,一下雨就吸水,一缺水就吐出吸入的水”的海绵城市的样子。 年,石家庄市开始建设海绵城市,要求到年底,建成区面积的20%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到2030年底,建成区面积的80%必须达到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
连日来,记者实地访问中山路、维明大道等多条道路时,看到这些道路的人行道都是使用透水砖铺设的,“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复制品”。 市政建设总企业中山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经理王国辉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石家庄市在中山路提升改造工程中,成功应用了无砂透水混凝土基础和环保透水砖。 特别是环保的透水性砖,由于具有细孔蜂窝结构,人行道的“海绵”能力大大增强,“铺设这块透水性砖后,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人行道上几乎不积水。 ”。
只是石家庄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例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事业,成立海绵城市建设事业领导小组,相继发表《石家庄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等6个纲领性文件,指导全市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是建设理念,不是简单的工程。 在建设中,石家庄市结合土壤、气候等实际,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在海绵城市建设“渗透、停滞、积累、上网、使用、排放”6条技术路径中,重点强调“渗透”和“停滞”。
其中,由于小雨无积水、大雨无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所缓解的目标,石家庄市将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工作,以达到“见缝插绿”,“绿色”面积最大化。 城市新建、改造道路时,铺设透水砖、透水沥青,扩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加大湿地建设力度。
目前,石家庄市在龙泉湖、东环公园、滨水生态公园等多个大型公园建设中,建设了植草沟、生物树池、湿地、下沉式绿地等海绵城市设施,消化了公园内的雨水,补充了地下水,减轻了市政管网的雨水压力。
另外,中山路、维明街、仓盛路、华西街等多条道路改造中,使用了透水沥青、透水人行道砖、蓄水模块等海绵体,加速了雨水的渗透,减少了道路积水。 巩固了北街,建设了北街等泵站,建设了调节池,比较有效地降低了城市内的湿度风险。
根据石家庄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计算,到年底,57.4平方公里的面积必须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经过前期努力,目前已有44平方公里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了阶段性建设目标的76.7%。 (首席记者387◇晓磊见习记者何孟尧)
标题:“石家庄将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zx/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