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8字,读完约4分钟

全国华侨界十杰:梁思礼

梁思礼,男,1924年8月出生,美国回国人员,中国共产党员,梁启超先生之子,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宙科学院士,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宇宙科学联盟( iaf )副主席 他是中国导弹、火箭控制系统行业创始人之一,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太空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

“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以下是梁思礼先生的优秀事迹报告。

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究行业创始人之一。 原籍是广东新会,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宙科学院院士、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任7机部总工程师、通用测试设备( camac )总设计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现担任航天科技集团企业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顾问、国家图书馆顾问等职。 他指导和参加过多种导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开发、实验。 在长征2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首次使用新技术,为远程导弹向太平洋发射实验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了精辟的论述,成为了航天可靠性工程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之一,是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创始人。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等。

“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留美八年

自立攻击科学

梁思礼是清末着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5岁失去父亲,由母亲抚养长大。 1935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抗战爆发转入耀华中学。 1941年高中毕业,和三姐梁思懿一起赴美留学。 1943年,他因在美国租赁法案中申请留美中国学生生活津贴,转到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修无线电,然后学习自动控制,获得了sigmakai、tau beta pi、eta kappa nu等多个荣誉学会的金钥匙。 由于日美宣战,与家庭失去联系的经济来源断绝,大学生活相当艰苦。 在餐厅洗碗,当服务员,还担任过游泳场的救生员、实验者等。 这个生活经验,有助于培养他在艰苦奋斗和困境中打开局面的勇气和毅力。 1945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进入辛辛那提大学,1947年和1949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积极参加1948年进步的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 csca ),成为执行委员会成员。 1949年加入留美知识分子爱国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动员中国留学生回国,1949年9月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成为中国第一代宇航员

梁思礼回国后一直从事电信研究,1956年是他一生中新的起点。 那年春天,他参加了党中央、国务院主办的12年科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参加了“喷气技术”(导弹和火箭)的起草。 同年9月,他作为技术骨干转入正在建设中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五院)。 10月8日五院正式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自动控制研究室主任,在海外学习的专家还有武之地。 同年11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五院建院开始,梁思礼的身心都融入了我国的导弹和火箭事业。

“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1958年,五院与炮兵共同组成了p-2导弹教育大队。 苏联专家教授p-2导弹的原理和操作、采用、维护技术。 梁思礼被任命为技术副队长。 1959年,五院开始仿制p-2导弹。 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之一,担任驻厂员工小组的组长,负责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1960年,依靠我国自身力量模仿p-2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此后,梁思礼作为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了最初自行设计的中程液体地地导弹的研制,并于1964年成功完成。

“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1965年,“老五院”集体脱下军服转业,成为第七机械工业部。 同年,制定了1965年至1972年8年研制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和洲际导弹4种战术导弹的“八年四弹”计划。 梁思礼被任命为上述中近程导弹改进型号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与同事一起开发了导弹全惯性制导系统,参加并指导了13枚飞行鉴定试验。 1966年10月,梁思礼参加了导弹核武器的飞行试验。 这一年,他在国防科委召集的各国防工业部门领导干部大会上介绍了如何组织高新技术大型工程的系统综合经验(所谓工程系统雏形)。 这是第一代宇航员在老一辈革命家的指导下集体智慧的结晶。

“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标题:“全国侨界"十杰":梁思礼”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jj/11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