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1字,读完约2分钟

冬季,一进入元氏县苏阳乡武庄村,就仿佛进入了红薯粉条的“王国”,看到村民为制作红薯粉条而忙碌的身影。 村民洗带土的白薯,在村头的白薯加工点打浆,晾晒制成的粉条,像银色粉条瀑布一样吊在农家的院子里,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农业快速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幸福”

“冬闲变冬忙 粉条来增收 元氏县特色经济映出小康新景”

炊烟袅袅,笑嘻嘻的院子里引起记者好奇,同行的村干部说,这是村民孟子强家的粉条加工点,看到穿着白色工装的村民熟练穿梭,有人用传送带自动传材料,有人是粉条上的黑色物质,有人是

发现孟子强在土地上移动了200亩,栽培了西瓜红、红薯等多个品种。 近年来,由于粉条质量和市场更好,孟子自己种的红薯不够了,他又改变了思路,收购了周边农户种的红薯和粗加工红薯淀粉,加工成粉条销售。

在院子里,晒粉条的孟爱方说:“这个加工点开得很好。 不仅处理了该村甘薯收藏的问题,还为我们农闲时期的村民增加了收入。 我们住在村子里。 我每年都在这个时候来这里工作,洗红薯、打浆、做粉条,一天赚100多块钱,四季都能接近家。

“冬闲变冬忙 粉条来增收 元氏县特色经济映出小康新景”

武庄村是有名的红薯专业村,红薯种植面积3000亩。 近年来,村民看到准商机迅速发展手工粉条制作,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径。 目前,武庄村共有12家甘薯粉条加工厂,每年可生产手工甘薯粉条5万斤,挨家挨户增收2万多元,形成了适合武庄村快速发展的致富之路。

“冬闲变冬忙 粉条来增收 元氏县特色经济映出小康新景”

在旁边烧火的老和尚对记者说:“如果一亩红薯的产量是5000斤,光红薯就只能收入3000多块,但是做700多斤的手工粉条,卖约9000多块。 他家今年种了17亩红薯,总收入6万多元。 ”。

“我们村的粉条已经出名了,但是要打造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该村党支部书记耿海亮说,粉条加作为传到村里以前的产业,现在加工点分散,生产标准不统一,所以在村里粉条产业园的 (记者杜倩通讯员陈乐娟)

标题:“冬闲变冬忙 粉条来增收 元氏县特色经济映出小康新景”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jj/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