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35字,读完约7分钟
颜真卿名碑拓本在石家庄展出
在10月28日之前免费向公众公开
展览会吸引了很多观众。 记者田瑞夫摄影
10月18日,燕都市报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陕西西安叁和美术馆主办,石家庄市鹿泉区委推进部、石家庄市鹿泉区文化广电体育与旅游局、燕赵都市报承办的“丰碑——颜真卿名拓特展”为石家庄 展览会收集了颜真卿名字碑文的拓本真笔和原大高清墨水的复制品珍品,以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拓本真笔居多,都是第一次来,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展览会。
●《祭侄原稿》和河北的关系很深。
展示《祭侄稿》。 记者康瑞珍摄影
此次展品均为颜真卿书法代表作品,尺幅巨大,《王琳墓志》、《郭虚已墓志》、《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金天王神祠题名》、《鲜于氏离堆记》、《争席帖》、《郭氏家庙碑》、《臧怀恪碑》 另外,有些藏品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原拓本,珍贵,难得一见,让观众大饱眼福。
特别是被称为“天下第二行本”的颜真卿“祭侄原稿”的高清晰度复印精品也在展出。 “祭侄稿”被写了两次“土门”。 收集这个国家的血泪这件事发生在土门关附近,和河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作品深深地蕴藏着华夏灿烂的文明历史
展出的展品。 记者田瑞夫摄影
作为唐代着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深刻地蕴藏着华夏灿烂的文明历史和忠君报国的精神理想。 这个展览的目的是让我省广大市民、学生、书法爱好者和专家在展览会上感受颜真卿书法的魅力,了解其雄秀的端庄、浑厚、筋骨、大气磅礴的书风,了解其行草书的力量、真实的表现、结构的沉着、点画的意境
●颜真卿和颜真卿面对面地对话
这次展览吸引了很多参观者,他们被颜真卿书法的魅力所折服。 “我很震惊!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的学生韩冰告诉记者,她和同学一起来看展览。 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颜真卿拓本的真迹,大气磅礴,通过这些展品可以看到笔锋,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同时展品展示了创作的时间、原碑的介绍、艺术价值和相关历史,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这些展品。
“这个展览做得很好,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珍品,非常罕见。”75岁的市民张先生说,他在古董市场上找过颜真卿名字碑文的拓本,没有什么收获,这次展览中有这么多拓本
发现观众中有不少是从国外来的书法爱好者。 颜体书法爱好者马义斌得知此次展览的消息后,特地从早邢台县来参观展览。 他说自己几年前去了西安碑林,当时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年龄的增长和人生经验丰富,再次看到了这些拓本的真迹,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 马义斌作为颜体书法老师,继承了颜体书法,说:“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尺宽的拓本真迹,这和在书上和网上看到的不同,看到了它的气势和整体效果,就像和颜真卿面对面说话一样,非常惊讶。”
●小贴标机
展览会将免费开放到10月28日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0月28日,并将免费上映。 展览期间还有赠送图画页、高临摹拓本、画册销售。 此外,许多书法专家将在石家庄美术馆举办书法公益讲座。 这次展览之后,将于11月在土门关站道的城镇举办展览。
/ s2/●暴露
《祭侄稿》有多珍贵呢?
《祭侄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草稿,上面有大量涂抹的地方,但历来被誉为“行书第二”,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差无几。 哪里好呢?
/ S2/] > >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
《祭侄原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宽59.6厘米,长29.2厘米,几乎相当于横着写a4纸的大小。 与苏轼《寒食帖》、赵干《江行初雪图》并称为“镇馆之宝”。
这张薄薄的纸片为什么会成为“镇馆之宝”呢? 因为这是极其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
《祭侄稿》写于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宋元以前保存的书画真迹不多,经过战乱流传至今的书画基本上是罕见的。
/ S2/] > >书法和感情合二为一
闻名天下的《祭侄原稿》是一篇充满悲伤写成的文案。
玄天宝14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多郡短期内崩溃,无数人流离失所。 颜真卿和堂兄弟颜朵卿是忠烈,和叛军奋起反抗。
那时,颜朵卿驻扎在常山郡,颜真卿守护着平原郡,兄弟俩相互呼应,牵制了敌军的一部分力量。 为了帮助父亲平反,颜朵卿的儿子颜季明经常在两郡之间取得联系。
天宝15年(公元756年),叛军史思明丢下常山,颜季明被叛军斩首,颜高卿也被安禄山残忍杀害。 在安史之乱中,颜氏一门共有30多人被害。
●背后有
> >人就像那个字一样像人一样
颜真卿有许多经典书法作品,但最能体现其内心节操的是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原稿”。 这篇稿子是颜真卿为祭奠国难的爱侄创作的,写的时候心情激愤,用钢笔打开,与全部作品呼应,展现出起伏变化的气势。 字体奔放,但筋骨坚硬,从中可窥见面部刚健之风。
颜真卿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历任数职,业绩斐然,担任监察官期间的事迹,最能凸显其刚正不阿的品质。 无论在地方还是中央,他总是观察官员的素养、品行,惩治不法分子,发扬正气。
宋代的欧阳修称赞颜真卿说:“尊严强,如笔画。” 正是颜真卿不畏奸邪,清正奉公一生的高度概括。
> >朝廷大佬无米下锅
唐代宗广德年间,当时权臣的元载是制度——干禄增厚外官,稀释京官,即京官的干禄比外面的官员少。
施行后,由于京官的政治地位高于外官,向外官讨钱行贿,滋生腐败。
偶然间,颜真卿在首都当官,但他不想和任何贪官一起同流合污。 所以,虽然在刑部尚书上当官,但此时的颜真卿家穷得不能吃饭。 不得已,全家为了节约粮食,只好吃粥充饥。 这样持续了几个月后,家里一碗粥也做不了了。
颜真卿不善于自嘲,没办法,只能向该朝的官员朋友借米做饭。
> >颜氏家族系书法一家[/s2/]
颜真卿出身名门望族,其郡望琅琊临沂市。 颜氏家族从西晋到唐朝,都是儒教的传承者,学识渊博,尤其以训诂、书法之见而闻名于世。 直到五世祖颜之推,举族搬到陕西长安。
颜氏家也被称为书法世家,根据诚如颜真卿《草篆帖》,“南朝以来,上祖多把草隶篆书誉为现代”。
颜真卿一生酷爱书法,曾两次拜师张旭。 广泛学习前辈们,不懈追求,十年一遇,永不满足。 颜真卿留下的碑文墨迹,大部分是用他的亲笔录写的。 从“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中,可以感受到颜氏家族由来已久的流传,深深地影响着他。 而《乞米帖》、《争席帖》、《移蔡帖》充分体现了他高尚灿烂的伟大人格。 从《宋璟碑》《元次山碑》《麻姑山仙坛记》可以理解他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行为。 (综合中新网、光明日报等)
标题:“颜真卿名碑拓本在石家庄展出 免费开放至10月28日”
地址:http://www.sx-longsheng.com/sjzly/5387.html